每个人都会退休,怎么过好退休后的生活?各人自有各人的见解。日前,已经退休的老同学加老同事邀请我们到她女儿家聚餐,那套房座落在黄浦江边,三房二厅有一百多平方,装修的非常有欧美风格,推开窗就能看到黄浦江的风景,她女儿非常杰出,现在全家都在美国工作,还经常出资让父母周游世界,拍了很多照片给我们看。参加聚会的都是在一起工作几十年的老同事,因为纺织系统调整的需要,在座的女同胞都是在四十多岁就提前退休,聚会时闲聊的话题就离不开退休后如何生活。很多女同胞都说,为了家庭还在继续发挥余热,重新服务社会,甚至还有人在第二次创业,或开店或炒股,继续为家庭创造财富;而我那老同学加老同事她却以有滋有味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方式,这让我们一些要到60岁才能退休的男同胞羡慕不已。
看到我们男同胞想过退休生活,女同胞就议论开了,都说没有退休前想退休,真的退休了就会留恋起过去的时光,这大概就是“人的骨头有点贱”的道理,长期做惯了八小时工作,突然有一天不再上班了,一下子会感到难以适应,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光。很多人刚开始都不习惯退休后早起晨练,然后上街购物,做饭吃饭收拾,原来最宝贝的时间,现在变得多余起来了。而现在各家的生活条件都比过去好多了,吃点儿好的,穿点儿好的,已不算什么。可是现实中还是有人退休后变得精神萎靡,生活郁闷,缺少生气。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,有些人退休后除了日常到户外转转,没啥事可干,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,或者打牌打麻将,生活得过且过,无聊地打发一天又一天的日子,时间久了,人也变得孤僻,健康更是每况愈下。在不少人的心里还有“退休就是退出历史舞台,退休就是辉煌人生终点”的感觉。
可我却觉得,六十岁退休,这恰是人生的新起点,从这时刻起,生命就完全属于自己,生活有了充分的自由,向往退休后过自己的生活是我多年的美好梦想,退休了就意味着可以卸下沉重的人生使命!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:年轻时、环境苦、工作累、工资低、负担重。但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自豪:觉悟高、心胸宽、有责任、贡献大,曾经度过了很多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,真因为如此,我们这一代人还有很多人养成了节俭储蓄的习惯,为了儿孙大团聚时有足够的空间,顷其所有换大房;为了以后能大病就医,或是为了去个条件好的敬老院,退休后还在拼命储留养老金;更多的是退休后服务子女,侍侯儿孙,照看第三代,希望在自己动不了的时候能够得到儿孙们的床前关怀。
而我感到我向往的退休生活不应该如此的,我想如果我退休了,不会走她们的道路,人进入退休,从生理上讲,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人生的老年,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衰弱,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。我不会幻想自己能长命百岁,时不待人,所以诸事应该享受就要尽量享受,充分利用还能自己掌握自己的这段黄金时间,按照自己的意志,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,去干那些过去想干而没有时间干的事,去圆那些工作时积累的梦,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。以前忙于生计的,退休后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;以前不善与人交往的,退休后可以多结交朋友,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去;以前各类知识欠缺,退休后可以有时间参加各种学习,增加自己的知识面等等,
我的这种想法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没有错的,人所以要退休,说明我们对社会和家庭应该担负的责任已经完成,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。但是对亲人,对儿女,以至对社会我们不能抱有太多的期望,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,“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”。别幻想儿孙们会如何尽孝,不能把“幸福晚年”寄托在儿女们身上,常言道: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别把儿女尽孝看得太重,从而加重儿女的负担,要有自度难关的思想准备。过去我们对子女的抚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,现在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,但两者并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虽然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,但每个家庭也只能根据各自家庭的条件和生活的现实而变化。
大多数退休的人都有个通病:不服老:自信、自负、执着,总以为自己仍然能和年青时一样的无所不能,做事顺利方面考虑的多,而风险却很少考虑。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表现:体力下降,记忆减退,思维局限,反应迟钝,出现差错的几率增加,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减弱,力不从心的事也会越来越多,不然为什么国家要规定退休呢?所以我想,如果我退休后,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,适应退休后的这些变化,不再去充当英雄好汉,对人对事少说 “是”,多说 “不”,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,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,学会一点一点的去舍弃,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,千万不能再象过去在工作时那样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,自己给自己加压。什么年龄说什么话,自己打理好“自己的事”,不去管“别人的事”,别操心“老天爷的事”,学会过轻松自在简单的生活,不再去为儿孙们操劳,不去挣钱,不攒遗产,儿孙自有儿孙福,我们管好我们事,尽量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,让儿孙们去自由的翱翔,不让自己变成儿女的包袱,这也是对儿孙们的一种关怀。
我有个同事退休后已是存款无数,但仍然踌躇满志,还去发挥余热,拼命挣钱,喜欢旅游的他却舍不得花钱花时间,总认为来日方长,但只三年后就因癌症而去世,病床上我去看他时,泪流满面,追悔莫及。我学生时代的有一位老师,退休后又继续代了十几年的课,直到脑栓发作,挣钱数十万,盘点下来,自己拼命挣来的钱,在自己身体好的时候没有很好享受,直到自己的身体不行了,只能把好不容易挣来的钱最后全部贡献在医院。
我设想的退休生活应该是真正的逸养天年,学学棋琴书画、吹拉弹唱、酌酒品茶、吟诗作赋、网上遨游、登高望远、游山玩水、美食烹饪.,充分享受人生。没事的时候听听音乐,养养花草,放松自己;烦躁的时候到外面走走吸吸氧吧,放纵自己;高兴时候朋友相聚,互吐衷肠,释放自己;得意的时候加点平静淡化,修炼自己;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。而且千万别忽略退休生活拥有的最大资源是时间,这是社会给我们的最大的回报,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用它去旅游、看书、品茶、摄影、种花、养狗,甚至可以去随性而为,不用关心结果是什么,在做自己想做的事。遇到春秋晴好的季节就到全国各地去旅游,到工作时因为没有时间想去的地方,游到那里,住到那里,玩到那里,天马行空,我行我素。看美景、享美食,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,弥补年轻时的缺失,找回失去的自我。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,白天做完家务,有空就去老年大学参加学习,下午看看书,写点心得体会,晚上到街道广场跳跳舞,使自己精神生活健健康康的。对生活锁事学会装聋作哑、难得糊涂,尽量让自己过得自由、轻松、自助、自信。我一直都喜欢这样的一句话:做平平淡淡的我,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,拥有一份平平静静的心。
我的生活我作主,每个人退休后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,平平淡淡的生活有恬静之美,轰轰烈烈的生活有张扬之美,甜蜜如意的生活是幸福之美,愁苦痛怨的生活有悲伤之味,当然这些选择只有尝过了才会知道其滋味,经历了才悟到人生的苦乐真谛。退休生活关键是自己一定要动起来,多参加社会活动,增加人际交往,寻找一项适合自己兴趣的有益文娱活动,这并非是追赶时代新潮,而是跟上时代发展步伐,并非是想创造出什么奇迹,只是让自己在兴趣活动中放松心情,愉悦感情。
其实,人生有二个时期是最美好的,是人生的两个黄金时段。第一个是少年儿童时期,无忧无愁,义气奋发,有时间、有体能、有旺盛的精力,可以用好奇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,只是虽然美好,但牺牲了父母的心血。另一个就是退休以后的黄金时期,夕阳红是人生真正最美好的时期,虽然体能少了些,但有时间、有社会经验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、没有太多的压力,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,好好为自己“活一把”,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。我向往的退休生活概括地说就是一句话:无条件的去享受!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,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,努力做到老有所学,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,让夕阳映出漫天红红的晚霞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