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黄建生的博客

所有文章都是原创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老城区是我难忘的记忆  

2011-06-18 22:07:24|  分类: 自悟人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 说到上海市卢湾区就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顺口溜:“田子坊的浪,新天地的美,八号桥的设计夺花魁。大时代的潮,上海滩的洋,淮海路的美女清凉装。味香斋的面,红房子的汤,光明村的熟食排队长。”这些都是流传民间的卢湾特色,那一条条耳熟能详的老街,那一座座风格独具的住宅,它是烙在老上海人心灵深处的印记,是牵系沪籍海外游子的筝线,就象那家靠近淮海路、雁荡路上的“味香斋”,仅一开间门面,麻酱拌面砍称一流,我会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吃一碗麻酱拌面,至今齿颊留香。闻名国外的“红房子”西餐馆,他们的法式洋葱汤相当正宗,我也常常携太太去解馋,此汤是必点的。除此之外,“光明村”的叉烧与熏鱼,“沧浪亭”的三虾面,“哈尔滨”的杏仁攀,“长春”的蝴蝶酥,“全国土产”的糟蛋都是我的喜欢。然而,随着上海市行政区划的调整,卢湾区建制被撤销了,合并为新的黄浦区,这意味着又一个老城区要在上海的版图上消失。

  在卢湾区淡出历史的读秒声中,我不能不提前怀念它。它像一团云渐渐散去,抓是抓不住的,只能目送它飘向在记忆深处。我怀念卢湾区的全部理由是,老上海的老地名越来越少了,虽然卢湾的“新天地”、“田子坊”、“思南公馆”等诸多老字号在合并后仍然会存在,可能还会越开越火,但我怀念它似乎是出于一种担忧:以后的年轻人,不会再知道我们童年时的老上海曾经是怎样一种社会形态,它对老市民产生过多少影响深刻的文化基因,虽然我们还能用图书或影像把它保留下来,只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还原一个老上海的生活场景,可能会被一代一代的淡漠出去。趁我还有记忆,就挑一些大家熟悉的回忆一下:今天的淮海公园,过去是外国坟山,法租界的外国人死了,葬在这里,建国后迁走坟茔,改造成公园,但它的旁边还留有一小块墓园,小时候我还爬进去过,野草过腰,厚厚的石碑上刻有外文和星月图案。后来,它改建成一个小菜场,现在它的对面耸起炫目的双子星座——济南路8号,也是上海房地产的里程碑。再往南是太平桥,那时候道路两边挤满了油毛毡搭建的饮食摊,在我小时候,积了一点小钱就跑去吃小馄饨或油墩子,现在它成为很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“新天地”,只是许多美味的小吃却再也见不到了。周边的自忠路、太仓路、合肥路曾经住过许多文艺界名人,今天的年轻人都闻所未闻,著名的雅庐书场不是在前不久已经被拆除掉了?

  我外婆家原来开的旅馆在与外国坟山、太平桥一箭之遥的南阳桥,那是一条不足五百米的路,这条曾经以法国人命名的小路,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是坑坑洼洼的弹格路,那里有老虎灶,有典当行,有棺材店,有饼干厂,也有街道文化站;有棚户区,也有风格新式的里弄房子“新华村”,有曙光医院的太平间,也有弹子房,有测字摊,更有号称远东最大的屠宰场——杀牛公司。。。。。。混杂与多元,使得这条小街趣味无穷,市民生活丰富多彩,即使在极度匮乏的日子里,路边还摆着小书摊,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还在讲传统的风俗故事。

在这条街上住的人群五花八门,有洋行职员,剃头师傅,浪迹江湖的气功师,也有单独门诊所的牙医等等。那时最热闹的可能要算是家庭妇女了,她们将居委会视作自己的家,将支边、灭四害、读报、宣传好人好事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,居委会主任天天忙于串家走户,被大家尊称为某阿姨,可以将纠结已久的心思和盘托出。派出所的户籍警被呼作某同志,一进弄堂里就被大家围住,他可随时到某人家里聊天喝茶,和蔼可亲,真跟马天明一样。那时,邻里之间都可以随进随出,走进不设防的邻居家,互相看看报,喝喝茶,吃两只生煎馒头。邻居家的石磨、杆秤、红药水都可以是互相借用,这样的生活场景,现在还会有吗?不止是卢湾区,在整个上海都没有了。所以卢湾区的消失只是一个引子,被所有热爱上海的人们惦记着,怀念着,思索着。

现在城区的外表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了,绿化越来越多,橱窗越来越靓丽,繁华程度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地方,但老城区却变得越来越雷同,新房新楼与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差不多了,原来拥有的老上海市民生活都土崩瓦解了,越来越难看到老城市的历史,老城市的文化积累。可能是我们对待城市的态度太过于功利化、急躁化,忽略了城市原有的生命历史,其实,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也是人类的重要财富,凡历史创造的,都是一次性的,失去了便无法再生,尤其是那些历史的地名,区名,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历史的文物,是千姿百态的人文奇迹,是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历史记录,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它,保护它,加强它和衍续它,这样做既是为了先人,更是为了后人。

凡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事物,都具有未来价值。 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,就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,不要非到以后没有了再去反思,城市格局的保留,历史地名,区名的保留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记忆,它记录了当时居民们的生活方式,而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就能构成一种文化,多保留一些就可让后来的人们多了解些过去年代的自然、历史、城市职能、规模和结构、交通运输条件和社会文化因素,如果离开了城市的传统布局,离开了城市历史地名,区名,那么以上的这些就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就很难判断这个城市的历史传统痕迹。

  如果让老城区的历史地名,区名在拆并中不断从城市中消失,那么就算以后在民俗博物馆、地区博物馆中有再多的展出和介绍,对一些民间的习俗,后来人一定会无法看懂,因为它所依托的空间已经没有了,卢湾区虽然绝情地离我而去,但我依然还会一往情深地怀念她,因为它留给了我的历史记忆太多太多了,让我久久忘不了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45)| 评论(5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